病毒学界

其他

【前沿&进展】PLoS Pathog | 夏宇尘研究组揭示乙肝病毒cccDNA形成新机制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提示MRN复合体可能在cccDNA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敲降MRN复合体显著下调包括cccDNA在内的各个指标,而回补表达MRN复合体可以恢复这些指标。但在已建立HBV
1月6日 下午 11:08
科技

【升学&就业】浙江大学医学院刘越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和科研助理

【课题组介绍】课题组依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采用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物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手段,长期致力于探究以呼吸道RNA病毒为代表的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发现新型抗感染效应分子及策略,开发基于病毒的合成生物学技术。课题组受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自然基金等多项资助。团队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yuel
1月6日 下午 11:08
其他

Protein & Cell学者讲坛——中国病毒学的历史纵横

Access)出版,坚持及时公正地为全球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Green
1月5日 下午 10:29
其他

人工智能(AI)解析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流行潜力和宿主嗜性迁移过程

近日,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宋宏彬研究员和李鹏副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杨俊涛研究员团队、吴爱平研究员团队,以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靖副研究员团队开展合作,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可量化评估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宿主嗜性转换的基于语言嵌入的注意力递归网络模型(Attentional
1月5日 下午 10:29
其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4年第38卷第6期推出了“虫媒病毒”重点专题

期刊介绍《中华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创刊于1987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中国医学病毒学的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人类病毒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流行病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以及中国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办刊宗旨是贯彻科技期刊为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重在促进医学病毒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力转化,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人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诊断及治疗水平。“虫媒病毒”重点专题介绍近年来,随着核酸序列测定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发现虫媒病毒种类逐步增多,全世界已发现300余种蚊传虫媒病毒,其中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等在世界各地流行造成巨大公共卫生负担,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极端温度以及不断变化的气候模式致使疾病激增,其中一些疾病是由蚊子和蜱虫等媒介携带的病毒引起的。特别是2024年,登革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造成超过1
1月1日 下午 3:53
其他

PNAS丨尹鑫团队/王麟团队联合解析“准囊膜”戊型肝炎病毒粒子的形成机制

Feng教授为本研究开展提供了重要帮助。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18751122参考文献1
2024年12月31日
其他

比幹生物助力港大周婕教授团队利用新型呼吸道类器官首次实现人类鼻病毒C型的连续传代及深入研究

人类鼻病毒C型(HRV-C)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通常会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与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加重密切相关。自2006年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研究人员已发现了60多种HRV-C亚型。然而,由于这些HRV-C亚型均无法在常规细胞系中感染和复制,所以长久以来缺乏有效的病毒培养和体外研究体系。尽管曾有研究者尝试利用人鼻窦粘膜组织或气道原代上皮细胞进行实验,但由于组织和原代细胞获取难度大及无法连续扩增等问题,使得这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的相关研究受到了极大限制。在过去的近20
2024年12月31日
其他

1月15日!智汇三亚!智聚全国抗病毒药物研发与病毒学研究新发展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为了探讨新时代抗病毒药物研究创新研制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展望我国病毒学研究事业发展前景,促进病毒感染过程、病毒标记与诊断、病毒遗传进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研讨;推动防控策略升级与药学及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药研发与抗病毒、入侵机制、疫苗开发等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研究,助力我国抗病毒药物研究高质量发展。组委会经协商,现决定2025全国抗病毒药物研发与病毒学研究研讨会定于2025年1月15日-18日在三亚市召开。围绕抗病毒药物领域的优秀成果、先进药物筛选技术、病毒学前沿动态等议题进行热点讨论与交流。会议将邀请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报告,分享报告人课题组近期科研进展和研究成果。并欢迎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进行宣讲或者展示所在团队最新科研动态,共同探讨先进抗病毒药物研究前沿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促进病毒学研究思想碰撞和交流合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形式:
2024年12月30日
其他

Adv Sci丨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张强团队研究揭示NEP S-S-S基序磷酸化在vRNP核输出中起关键作用

(S-S-S基序)的磷酸化已经在流感病毒的NEP中被发现。然而,这一基序是否以及如何调控vRNPs的核出口仍不清楚。2024年11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张强共同通讯在Advanced
2024年12月30日
其他

浙大二院钱文斌/杭州一院王世兵团队研究设计新型靶向CD47工程化溶瘤病毒

在针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当中,CD47抗体已在许多晚期肿瘤患者开展多项临床研究,但是受到靶向副作用、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等影响。2024年12月浙大二院钱文斌/杭州一院王世兵团队在《Journal
2024年12月29日
其他

江海飞/Stephen Russell团队开发基于巨细胞病毒的溶瘤病毒疗法

溶瘤病毒免疫疗法通过将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组织,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从而实现清除肿瘤的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溶瘤病毒在肿瘤内的复制能够显著增强免疫系统,尤其是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功能。2015年,美国FDA批准了基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溶瘤病毒疗法T-VEC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然而,临床数据显示,T-VEC对其他癌症类型,尤其是深部肿瘤病灶的疗效仍有局限。HSV-1属于α疱疹病毒科,对上皮细胞和神经元具有高度细胞嗜性,基于HSV的溶瘤病毒已被广泛研究。相比之下,古老的属于β疱疹病毒科的巨细胞病毒(CMV)作为溶瘤病毒具有潜在的两大独特优势:1.
2024年12月29日
其他

【前沿&进展】J Virol | 夏宇尘课题组发现SARS-CoV-2非结构蛋白沉默乙肝病毒 cccDNA转录机制

近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夏宇尘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2024年12月28日
其他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跨种传播全球肆虐!疫苗将如何应对?

针对新发H5N1病毒的疫苗开发目前主要集中于含佐剂的灭活疫苗。WHO最新公布的H5流感候选疫苗株中,有3种候选疫苗株与新发2.3.4.4b分支H5N1毒株有高度同源性(Fig.
2024年12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4年第51周)

2024年第51周(12月16日—12月22日),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10种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一、检测结果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具体结果见表1、图1和图2。检测结果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差异,具体见表2和表3。二、分析及健康提示结果分析显示,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的走势存在差异。流感总体进入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6.3%;不同省份间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其中,北方省份上升趋势尤其明显,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鼻病毒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北方省份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持续下降,南方省份肺炎支原体感染仍处于较低水平,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受影响的人群是5~14岁学龄儿童。近期0~4岁病例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以及14岁及以下病例中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明显;腺病毒阳性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随着冬季到来,天气逐渐转冷,大部分呼吸道病原体在外界存活时间延长,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建议公众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视情况及时就诊;如需就医,需全程戴口罩;如需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应当佩戴口罩。免疫力相对较弱人群(如孕妇、低年龄儿童、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的适用条件,积极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最新疫苗,如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尤其是随着近期流感活动水平上升,未接种流感疫苗的适龄人群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表1
2024年12月27日
其他

J VIROL. | 自噬在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早期促进 p72 降解和衣壳分解

30分钟,检测病毒粒子、SQSTM1/p62和LAMP2(溶酶体标记物)的共定位。如图1H所示,ASFV颗粒与SQSTM1/p62和LAMP2共定位,表明ASFV病毒粒子在感染早期就进入了自溶酶体。
2024年12月26日
其他

EMI. | 猪δ冠状病毒通过细胞间传播抵抗抗体的中和作用

细胞中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增加细胞间融合,但是这种融合可以被EK1C4
2024年12月26日
其他

Science | 抗病毒新机制:细胞RNA与MAVS蛋白相互作用,促进抗病毒信号转导,增强免疫反应

MAVS信号体与细胞RNA相关之后,他们利用红外染料交联和免疫沉淀(irCLIP)研究了一系列MAVS蛋白突变体。他们发现,MAVS通过带有保守无序区的中心结构域与mRNA的3’
2024年12月25日
其他

Science Advances | 周正洪团队首次捕获 III 型病毒膜融合蛋白介导病毒融合的关键中间过程

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本研究实现了实时观察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的动态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病毒入侵的秘密。这一发现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通过干扰
2024年12月25日
其他

STTT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开发创新性语言模型以预测新冠进化变异趋势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最新一期的《Signal
2024年12月23日
其他

NSR | 中山大学施莽等发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藏匿着病毒的出现风险!

宏基因组测序改变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病毒多样性以及这些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的理解。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此类测序研究往往缺乏系统和生态学依据的采样,因此可能遗漏了许多潜在的人类病原体及其生态学、进化和出现背后的驱动因素。2024年12月17日,中山大学施莽、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髙子厚、澳大利亚悉尼大学Edward
2024年12月20日
其他

PNAS|何洪彬/王洪梅/高玉伟等团队揭示PBLD通过p53/USP4/MAVS信号轴促进抗RNA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利用质谱分析(LC‒MS/MS)高通量筛选并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PBLD促进了MAVS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互作,并通过USP4抑制MAVS赖氨酸461位发生K48连接的泛素化降解。
2024年11月28日
其他

Microbiome|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吴志强团队从蝙蝠体内成功鉴别出数百种新型病毒

近日,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吴志强团队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题为“Unveiling
2024年11月27日
其他

Nature Materials | 天津大学郑斌教授与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联合开发新型病毒性肺炎可吸入纳米催化疗法

pneumonia”的研究论文。合作团队开发了一种可降解且生物相容性好的铈基单宁酸(CeTA)纳米酶,并将其与一种自组装肽结合,创建了一种鼻腔吸入制剂(CeTA-GGGKLVFF-tk-PEG,简称
2024年11月27日
其他

Mol Cell丨陈月琴/王文涛团队揭示lncRNA调控核仁朊病毒样蛋白质液-固相转变的新机制

processing的研究型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细胞能利用lncRNA缓冲FBL的凝聚行为,抑制高蛋白浓度下FBL凝聚物向类固态相转变,维持核仁亚组分—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单元(Fibrillar
2024年11月26日
其他

Science Immunology|天然抗体识别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新发现

viru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开发创新性的抗原诱饵策略,首次揭示了B-1细胞产生的天然IgM抗体如何通过识别病毒糖蛋白上的特定糖基修饰(末端N-乙酰氨基葡萄糖,
2024年11月26日
其他

Autophagy丨华中农业大学罗锐团队研究揭示禽类TRIM13通过靶向MAVS进行自噬降解来减弱抗病毒先天免疫

MAVS(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是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关键适配器,必须严格调控以维持免疫稳态。2024年11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罗锐副教授独立通讯在国际权威期刊Autophagy(IF=14.6)在线发表题为“Avian
2024年11月25日
其他

mBio|哈兽研尹鑫团队发现疱疹病毒受体NECTIN1在黄病毒感染中的新功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黄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疱疹病毒受体NECTIN1具有广谱性限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在内的多种黄病毒科成员感染宿主细胞的新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Bio》杂志上。NECTIN1(又称CD111或PVRL1)是NECTIN家族蛋白的一员,属于免疫球蛋白(Ig)样细胞黏附因子,因其作为α疱疹病毒(如HSV-1、PRV和BHV-1)的受体而被广泛认知。然而,关于NECTIN1在其它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尚未有相关研究。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免疫球蛋白样分子的siRNA文库筛选BVDV的关键宿主因子。意外发现,α疱疹病毒受体NECTIN1在BVDV复制中作为限制因子发挥关键作用。进而,研究团队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NECTIN1敲除细胞,探明IgV是NECTIN1限制BVDV感染的关键结构域。通过多步生长曲线、病毒入侵、双链RNA生成检测以及复制子实验等证明,NECTIN1通过干扰BVDV的吸附过程限制病毒感染。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NECTIN1能与BVDV
2024年11月25日
其他

厦门大学夏宁邵/郑子峥团队提出预防RSV感染的候选策略:靶向RSV pre-F保守表位的广谱高效中和抗体

Ø表位。体内预防实验表明5B11只需1129的1/10剂量就能够有效预防RSV感染,并且在预防B18537毒株感染方面,h5B11的抗病毒作用优于Nirsevimab。体内治疗实验表明,高剂量(15
2024年11月24日
其他

张林琦/陈志伟/王新泉团队合作发现对SARS和新冠KP.3突变株同时有效的超广谱纳米抗体

N343糖链下的一个高度保守的疏水口袋中,形成了疏水相互作用,奠定了其广谱中和活性的结构基础(图1b-d)。在仓鼠模型中Tnb04-1滴鼻后可在长达6小时与12小时内有效预防SARS-CoV-2
2024年11月24日
其他

【前沿速递】毕玉海团队和高福院士团队联合解析H2N2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及潜在风险

H2N2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亚洲流感”,并造成了至少200万人的死亡。大流行之后H2N2病毒转为季节性流感病毒,但于1968年后逐渐从人群中消失。H2N2大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及造成大流行的机制至今尚未清晰阐明。研究发现H2Ny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未消失,一直在家禽等动物群体中持续流行。因此,H2Ny禽流感病毒时刻威胁人类健康。毕玉海团队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发现了H2N2大流行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新分子机制,预警了当前在家禽中流行的H2N2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相关文章于2024年11月19日,在Nature
2024年11月23日
其他

空间限域RLRs:王鹏华团队发现UBXN9-GLUT4调控抗病毒免疫的全新机制

在病毒感染的时候,机体细胞通过RIG-I样受体(RLRs,主要包括RIG-I和MDA5)感知病毒RNA并启动早期抗病毒免疫反应。在识别病毒RNA后,RIG-I和MDA5与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组装形成复合物并进一步招募激活IRF3和NF-κB从而强烈诱导I/III型干扰素和大量促炎基因的转录表达。然而,RLRs必须受到精准调控来区分病原和自身RNA,
2024年11月21日
其他

南京大学吴稚伟团队揭示了m6A介导的新型布尼亚病毒RNA降解的宿主防御新机制

在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呈现广泛流行趋势。SFTSV是一种蜱传传染性病毒,主要症状是高热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重症患者病死率高。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南京大学吴稚伟团队在EMBO
2024年11月21日
其他

Cell子刊 | 军事医学研究院黎浩研究员、刘玮研究员与复旦大学药学院周璐教授揭示宿主特异性鞘磷脂影响RNA病毒复制的新机制

鞘磷脂是真核生物体内至关重要的大分子成分之一,其在质膜、内吞循环途径及反式高尔基体网络中特异性富集,在调控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鞘磷脂与许多病毒感染过程密切相关,比如影响包膜病毒的入侵以及病毒的包装与出芽等过程。然而,鞘磷脂对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由RNA病毒引起的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构成了重大威胁。例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2024年11月20日
其他

Nature子刊 | 杭州师范大学丛羽生/毛剑揭示了ATF3重新激活SA-ERVs的未知机制!

(SA-ERVs)。这些结果揭示了ATF3对SA-ERVs再激活的未知机制,并提示SA-ERVs的再激活是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也是开发年龄相关疾病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本期来源:iNature
2024年11月19日
其他

J VIROL|昆明动物所郑永唐学科组发现IFI27通过泛素化途径降解Gag蛋白抑制HIV-1复制

IFI27抑制HIV-1复制的分子作用机制综上所述,该团队发现了NPM-IFI27具有良好的抗HIV-1活性,揭示了IFI27抑制HIV-1复制的分子机制。
2024年11月14日
其他

PLOS PATHOG|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参与免疫逃逸和病毒致病性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ASFV编码的I7L蛋白(pI7L)通过抑制STAT1的磷酸化拮抗IFN-
2024年11月14日
其他

武汉大学刘立鸿教授课题组招聘启事

课题组简介刘立鸿教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现任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泰康医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立鸿,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所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何大一教授(Dr.
2024年11月13日
其他

STTT |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等团队合作研究表明一种结合免疫逃逸突变的RBD蛋白疫苗对SARS-CoV-2具有广泛保护作用

cRBD诱导的抗体对不同变异株的中和能力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4-02007-8本期编辑:可爱晨
2024年11月13日
其他

【前沿&进展】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发现新冠病毒适应性突变增强病毒感染性和免疫原性

mRNA疫苗,以增加VLP表面的抗原量。实验结果显示,携带P1263L突变的疫苗在免疫小鼠后,显著提高了小鼠淋巴结中生发中心B细胞(GC
2024年11月12日
其他

【病毒学会议】邀您相约三亚,探索抗病毒药物与病毒学研究新进展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为了探讨新时代抗病毒药物研究创新研制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展望我国病毒学研究事业发展前景,促进病毒感染过程、病毒标记与诊断、病毒遗传进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研讨;推动防控策略升级与药学及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药研发与抗病毒、入侵机制、疫苗开发等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研究,助力我国抗病毒药物研究高质量发展。组委会经协商,现决定2025全国抗病毒药物研发与病毒学研究研讨会定于2025年1月15日-18日在三亚市召开。围绕抗病毒药物领域的优秀成果、先进药物筛选技术、病毒学前沿动态等议题进行热点讨论与交流。会议将邀请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报告,分享报告人课题组近期科研进展和研究成果。并欢迎青年学者及研究生进行宣讲或者展示所在团队最新科研动态,共同探讨先进抗病毒药物研究前沿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促进病毒学研究思想碰撞和交流合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4年11月12日
其他

【升学&就业】深圳市儿童医院杰青团队诚聘博士后

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背景、在读博期间工作成绩突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专业)权威SCI论文期刊发表论文;(3)
2024年11月11日
其他

Cell| 新研究揭示人类微生物组蕴含独特的RNA类病毒Obelisks

RNA病毒(如Riboviria)因其独立编码的复制酶而成为病毒发现的主要目标,而类病毒样(如类肝炎D型病毒)和类病毒卫星则利用真核宿主的RNA聚合酶进行复制,因而它们的基因组小巧,往往在350到1.7
2024年11月10日
其他

Cell丨汪桦等通过免疫加感染策略在恒河猴中诱导出强效广谱抗HIV中和反应

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已累计造成全球约4230万人死亡。目前,全球范围内的HIV感染人数约为3990万,年度新增感染人数约为130万,年度死亡人数约为63万。因此,HIV感染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由于疫苗已被证明是控制传染性病原体的有效手段,例如灭绝天花病毒,控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2019
2024年11月10日
其他

Science 再+1!复旦上医余宏杰团队破解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密码”

[Image]研究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模式对于制定流感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24年11月8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关于季节性流感的全球时空传播动态及驱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OVID-19
2024年11月9日
其他

NC|福建师范大学欧阳松应教授团队揭示Sir2-HerA系统在致病菌抗噬菌体免疫中的激活机制

为了解释HerA如何激活Sir2的NAD+水解酶活性,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技术(Cryo-EM)解析了Sir2-HerA的复合物结合ADPR的结构(分辨率为2.81Å)。该复合物是由12个
2024年11月7日
其他

PLOS PATHOG|哈尔滨医科大学赵文然教授联合钟照华教授课题组发现TRIM56通过介导3D聚合酶泛素化抑制CVB感染

B组柯萨奇病毒(CVB)是病毒性心肌炎、脑膜炎和胰腺炎等严重疾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由于对CVB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泛素化是蛋白翻译后修饰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细胞进程。由于泛素化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许多病毒进化出独特的机制来干扰宿主泛素化依赖的信号传导或利用泛素化来逃避先天免疫继继而促进病毒感染。有研究报道显示,CVB可利用宿主泛素化促进复制,但相关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
2024年11月7日
其他

PLOS PATHOGENS|兰州兽医研究所卢曾军/雷东升教授课题组合作建立口蹄疫病毒猪源抗体库解析跨血清型中和位点结构

3230288)、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lzujbky-2021-ct05)资助。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2623本期编辑:可爱晨
2024年11月6日
其他

Nat Commun | 单剂量circRNA疫苗有效预防ZIKV病毒感染

circRNA,并将等量EDIII-Fc和NS1的circRNA组合成两种不同的配方:EN(LNP)是LNP分别包封两种circRNA;EN(RNA)是LNP包封EDIII-Fc和NS1
2024年11月6日
其他

华中农业大学赵凌教授团队在环状RNA疫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赵凌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以“CXCL13
2024年11月5日
其他

eBioMedicine|广州国家实验室漆楠团队揭示呼吸道病毒引发过度炎症反应和重症肺炎的分子机制

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为代表的呼吸道病毒长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呼吸道病毒侵袭入肺,受感染的肺上皮细胞损伤和局部炎症会招募免疫细胞,引起多细胞间的互作激活进而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这一正反馈循环在清除病毒的同时,可能诱发全身性过度炎症反应(hyperinflammation)乃至炎症风暴(cytokine
2024年11月5日